1985年,安徽合肥重修包公祠,当人们准备把包公遗骸迁进祠堂的时候,却发现当年发掘的包公遗骨竟然不见了。
时间回到1973年,合肥钢铁厂因为扩建需要,考古人员决定对包拯及其家族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经过勘测,包公家族墓地共有16座坟墓,但是没有墓碑,究竟哪一座是包公墓呢?一时陷入了僵局。
考古人员马上询问包氏后人,但是他们也不知道准确位置,认为最大的那座可能就是,因为族人每年都去那里祭奠。
按照包氏族谱记载,包公去世后确实葬回了老家,中途迁葬过一次,仍然葬在祖坟地,但是具体位置在哪里?又为什么迁葬?族谱并没有记载。
于是考古人员决定对规模最大的一座展开发掘,但是当打开墓穴一看,所有人都傻了眼,里面的骸骨却是女性特征,显然不是包公墓。
既然不是包公墓,以免出现意外,考古人员一商量,决定把剩下的墓全部发掘。首先人们决定对面积最小的M1号墓进行发掘。
发掘过程中人们发现并无夯土,是一个简陋的土坑墓,清理掉泥土后,一口黑漆楠木大棺出现了,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棺木基本腐烂,棺底东西两侧尚存6个排列整齐的大铁环,这是下葬时穿绳抬棺用的。
打开棺盖,里面只有一些骨骼的碎片。随着淤土的清理,人们惊喜的发现了两方被打碎的墓志。经过辨认,其中一方赫然写着“宋枢密副使赠礼部尚书孝肃包公墓铭”。墓志上记载的内容与史料记载丝毫不差。
既然有墓志,棺椁里也有尸骨,这肯定是包公墓确凿无疑,但是人们仍觉疑点重重。
第一,此墓很小,和包公身份明显不符,包拯做过开封府尹(相当于北京市长),还做过三司使,枢密副使。朝廷的一品大员为何墓葬如此寒酸?
第二,墓葬里只有一口棺材,却发现了包公夫妇两个人的墓志铭,难道是夫妻合用一口棺材?包拯节俭到如此吗?
这难道是假墓吗?经过鉴定,墓志是真的无疑。
但奇怪的是墓志为何在发现时断裂且有人为砸断的痕迹呢?依照包公的名声,深受百姓爱戴,谁会去砸他的墓志呢?种种谜团使考古人员一头雾水。
也有人提出,包公应该被得罪人砸的,比如狸猫换太子案,得罪了权贵,铡美案更是得罪了公主。一开始考古人员也有这种怀疑。
这种怀疑很快被否定了,因为狸猫换太子和铡美案这两个故事都是虚构的。
真实的包公当然也是不畏权贵,为民请命的。史料记载,为了重开惠民河,拓宽河道,他就得罪了皇亲国戚,因为他们的高级住宅都在河道两旁,包公强令他们拆迁。且包公一生曾弹劾过60多个高官。是不是政敌所为呢?
通过查阅史料,人们找到了答案。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中原,攻下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史称“靖康之耻”。金兵入侵时,曾疯狂盗挖宋朝官民陵墓,包公墓也在盗挖之列,墓志铭就是那时候被打碎的。
也就是说这座墓真是包公墓,就在大家以为答案就在眼前的时候。一个更大的谜团出现了。
根据对墓坑中填土的鉴定,发现这是一座下葬了只有几十年的新墓。墓志证明确实是包公墓,但是去世近千年的包公又为什么仅仅下葬几十年呢?如果不是包公墓又是谁的墓呢?包家后人也是一头雾水。
无奈下,考古人员只能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墓穴里的骸骨上了,于是人们把骨骸打包带去北京做鉴定,结果骸骨属于一男一女两个人,而且年代与包公相符。
尸骨鉴定结果为40岁以上,而包拯是64岁去世,基本可以确定就是包公墓,但是为什么包公去世千年,埋在这里的时间只有几十年呢?作为北宋名臣,一品大员,包公墓为什么如此寒酸呢?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
就在考古工作进入尾声的时候,一位现场围观的夏姓老人说这不是包公墓,他知道真正的包公墓所在地。根据老人指引的地方,考古人员果然挖出了一座大型墓穴,墓室的规格大小正符合北宋一品官员的墓葬规格。
但是墓室边上有明显的被人为开挖的痕迹,里面除了一个木俑和几件小型陶瓷之外,一无所获。
那么老人为什么肯定是包公墓呢?
这时他说出了他们家族保守了近千年的秘密。
原来为了感念包公的清明,夏姓先祖决定世世代代为包公守墓,就连包氏的后人都没告诉,只想默默的为包公做点事,这就是他能准确说出包公墓在哪的原因。那包公的墓志铭为什么会出现在之前开挖的那座小墓里呢?
作为守陵后人,不忍心包公墓再受到盗扰,所以偷偷的把墓志铭和遗骸重新迁葬。这就可以肯定墓室里的骸骨就是包公的。
1985年重修包公祠,包公遗骸丢失不见,万幸的是当年一位考古人员带着尸骨去北京做完鉴定后,他敬重包公的为人,多年以来一直珍藏在自己家床底,是他把包公遗骨送回了包公祠。
几经波折,包公的遗骨只剩下35块,如今15块保存在安徽省博物馆,剩下20块在1987年重建包公墓的时候被安葬在内。值得一提的是,当年为安葬包公遗骨,相关部门前往福建定制楠木棺材,当林场负责人听说是为了安葬包公用的,坚决不收一分钱。
千百年来,铁面无私,廉洁公正,为民请命的包青天受到了所有人的敬重!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