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老师曾经说过:孩子的很多问题都是家长造成的,家长问题若不调整,孩子的问题也调整不了.
知乎上有个11万浏览的问题:
我老公哥哥一事无成,回家啃老.天天在家就打游戏,物业水电费都不交.家里老人太累了,请问你身边有没有啃老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点赞最高的前几个排名都普遍是男孩子,要么是哥哥,要么就是弟弟,要么就是舅舅...
无一例外全是男孩子.
我们不知道的是男孩子与女孩子因性格差异而养育方式不同,男孩身上与生俱来的男性气质,是作为家长的你一定不能忽略,而如何了解男孩成长过程的三个关键阶段,而如何培养他所有积极正面的品质,在适当的时候让最合适的人陪伴他、影响他,引领他成长.
而培养一个男孩,最重要的培养阶段是在12岁以前.一旦过了这个重要的阶段,孩子的性格养成后再想改正就很难.
第一阶段是从出生到6岁——这个年龄段的男孩是属于母亲的。此时刚出生的宝贝是“她”的孩子,虽然父亲在其中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他"还是属于她的。在这一阶段母亲还是占主要角色,6岁以前,孩子还是更亲近母亲.
而父母的主要任务就是让孩子可以在爱的包围下安全地成长,让这一阶段成为男孩成长过程中温馨的一站。
李玫瑾老师说过,6岁之前就是培养孩子亲密感的时候,而如何让孩子安全幸福的成长,必须要让他有一个安全的家庭,在这个时候母亲是男孩的主导,那父亲就要更爱母亲,才能让母亲有更多的爱给孩子.
第二阶段是6~13岁——在这个阶段是个奇迹段.
在此阶段,男孩开始尝试着成为男人。这时候,男孩在感兴趣和偏爱的活动方面越来越像父亲。(虽然男孩与母亲仍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但是更广阔的世界开始向他招手。)在这一阶段,父母的主要任务是,让孩子在嬉笑玩闹的过程中形成善良的品性,同时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并教给他们这方面的技能,使其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在这个年龄段,男孩为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男人而感到高兴。
所以在6岁以后,男孩子可能会更倾向于和父亲玩耍,虽然有可能父亲会有各种不靠谱的行为,前几天刷屏的父亲带孩子体现放大镜的聚光作用,把大片草地烧了.
相信,这个父亲的承担也给孩子做了一个榜样,同样这件事也会给男孩留下一次深刻记忆.
第三阶段是从14岁到成年——在这个阶段,男孩如果要完成从幼稚到成熟的转变,就需要成熟男人的引导。这时,父母在男孩的生活中不再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他们必须为儿子挑选好的引导者,否则儿子就会在同样无知的同伴身上寻找自我。在这一阶段,男孩参加成人社团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多,这些活动将帮助他们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让他们成为有责任感、自尊自爱的人。
注意:父母在以上每个阶段扮演的角色是不一样的,他们的角色转变需要一个过程,但是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并不是转眼之间就能完成的。最好的做法是,在孩子的童年时期和青春期,父母双方都守护在孩子身边。在这个时期,父母的重心有所转变:男孩6~13岁这段时间内,父亲的角色越来越重要;14岁之后,父亲在男孩的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李玫瑾老师曾在一次讲座中讲到
珠海有一个父亲,很有本事。短短几年的打拼,就存了百万家财。可是,当他回到家时,却发现儿子已经长大,却总是逃学、惹是生非。
他想要开始管孩子,却发现根本管不住。
《小时代》里的季杨杨,爸爸是政府高官,一直在外地就职。妈妈也一直陪爸爸在外地,他从小跟着外婆、舅舅长大。
高三那年,爸爸妈妈空降回来,想要参与他的成长。但此时的季杨杨性格叛逆,对他们很是抵触。
父亲的教导在他身上起不到任何作用,只能让他越来越反感。
而在我们家庭中,很多都是小时代中的父亲,曾经在我们那一辈中,很多父亲都是从小缺失在孩子成长中,而当孩子大了时再想去管才发现根本管不了.
至此,要么是暴力压制,要么就是无能为力.
史蒂夫<养育男孩>中说:男孩会学习父亲的人生态度,会学习父亲的一言一行,(甚至到了令人惊讶的地步).
李玫瑾教授在演讲时曾讲过一个事情,有次讲座结束,
一位父亲追着问:自己孩子总是喜欢在外面打架,怎么办?
李教授问他:那你怎么处理?
那个父亲说:他一打架,回来我就揍他.
李教授笑着说:对呀,看看你自己.
养育男孩中提到"儿子通过观察父亲和其他男人来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悲伤,生气,高兴和恐惧.”
父母生气时,应该明确说出的委屈,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在家里大发脾气,乱砸东西.做父亲的要学会明确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要让孩子对父亲的表现感到迷惑,不知道父亲到底是高兴还是生气.
父母必须成长,才能陪伴孩子成长.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复印件”上的信息如果有错,一定是“原件”出了错。
父母也是有保质期的,一定要好好珍惜.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