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弹道导弹技术靠谁?
朝鲜潜射弹道导弹又有新改进 主要技术靠“淘”
“北极星”的这个尾翼技术难度对于朝鲜来说还是挺高的
据早前韩日媒报道,朝鲜人民军在朝鲜东海岸进行了一次潜射弹道导弹发射试验;仅仅一天后,朝鲜媒体便高调公布了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视察“北极星”潜射弹道导弹试验的新闻,并且大方公布了本国试射的画面。
由于“北极星”潜射弹道导弹此前已经进行过了若干次试射,因此外界对该型导弹的一些基本情况已经有了一定认识,不过此次试验中,“北极星”潜射弹道导弹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改进。
这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在发射时弹体尾部比此前试射增加的8组隔栅尾翼。这种隔栅尾翼上一次出现是在朝鲜成功试射“火星-10”中程地对地弹道导弹时,当时外界根据“火星-10”导弹在阅兵期间和试射时的变化推断,这一套隔栅尾翼很可能是为了增加导弹发射时的稳定性而采取的改进措施。
既然上次的导弹试射证明隔栅尾翼有效,那么朝鲜在有着亲缘关系的“北极星”潜射弹道导弹上也依样画葫芦应用自然是一个合理的选择。不过根据“火星-10”导弹此前公布的发射照片看,“火星-10”导弹的隔栅尾翼在发射前就已经处于完全打开的状态,但对于使用发射筒包装,并在水下弹射出水的“北极星”导弹而言,在发射筒中打开隔栅尾翼显然是不可能的选择,从朝鲜媒体公布的“北极星”导弹吊装上艇前的照片看,导弹在岸上阵地等待吊装时并没有打开的尾翼,因此基本可以认定“北极星”导弹的尾翼是在弹射出水后打开,并在主发动机启动后才产生作用的。
在潜射弹道导弹中,受限于发射筒直径和射程威力的要求,大部分导弹都没有类似的气动面设计,因此朝鲜这种在潜射导弹上安装折叠隔栅尾翼的设计不仅罕见,还多少有些创造意义。考虑到包括苏联“先锋”等型号的弹道导弹都使用的是弹射出发射筒后打开的折叠式尾翼,朝鲜对RSD-10”先锋”中程弹道导弹的相关技术资料的掌握可能比之前人们想象的要更多,即他们不仅了解到了使用隔栅尾翼稳定弹体的原理,甚至连弹射后展开隔栅尾翼的具体结构设计都有不错的掌握,再加上水下弹射出水要经过水和空气两种介质,其过程实际比单纯的弹射出筒更加复杂,不得不说朝鲜对“北极星”弹道导弹弹翼结构的设计已经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