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关心医改的人,都在密切关注北京医药分开、取消药品加成的消息。4月8日是《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正式实施的首日,这一天起,北京3600多家医疗机构全部取消药品加成(不含中药饮片)和挂号费、诊疗费,设立医事服务费,实现补偿机制转换。
医药分开,患者看病费用,特别是药费究竟有多大变化?需要长期用药的慢性病患者受影响很明显,因而期待更大,体会更深。他们的药方变化以及他们的感受,是我们观察北京医药分开改革效果的一扇窗口。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国家卫生计生委等机构联合发布的中国医改联合研究报告指出,全国现有慢性病患者近3亿,癌症、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已成为最主要的健康威胁。2015年,国家卫计委还指出,由慢性病导致的疾病负担占到总疾病负担的近70%。从4月8日开始,慢性病患者在北京取消药品加成的3600多家医疗机构看病,能节省多少药费?如何节省更多药费?原因都有哪些?一个个慢性病患者的药方,就是医药分开改革成效的一个个“代言人”。
宣武医院药学部主任闫素英拿出的一张开有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等慢病的三种常用药药方显示,医改政策实施前,这张药方划价显示需要付费332元,而新政实施后药品零差率销售,加之阳光采购进一步压缩了水分,三种药的价格降至260元左右,这意味着该名患者节省70元药费。332元的药费,一下子减少了70元,降幅在两成以上。
3月25日,77岁的陈奶奶来宣武医院就诊开药。陈奶奶患有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在医院开了4盒拜新同、4盒阿乐、4盒倍他乐克,当时花了332.2元。医改后,拜新同从34.38元降到27元,阿乐由26.28元下降到23.24元,倍他乐克由18.49下降到14.82元,总计260.24元,比之前便宜了71.96元,约为原药价的22%。
4月8日,卫生部北京医院,常年患有冠心病的81岁张奶奶来开药。在医改之前,她买相同数量的中成药,需要800多元,现在只要500多元。
63岁的董女士是一名慢性病患者,患有糖尿病、高血脂,血压也不太稳定。4月8日,她来医院就诊时对比了一下价格,发现自己常用的胰岛素价格从原来的60多元下降到50多元。根据北京市卫计委此前的消息,此次北京市医药分开,实行阳光采购后,药品平均采购价将下降8%,加上取消15%的药品加成,总体药价下降20%。值得一提的是,参加医改的3600多家医疗机构通过药品阳光采购平台采购药品,在保证药品质量与安全的前提下,北京市的患者将用上全国省级招标平台较低价格的药品。慢性病患者的药费验证了药价的下降幅度。
除了药品价格下降,慢性病患者开药也便利了许多,带来了看病成本的降低。此次医药分开改革,阳光采购工作将原基层医疗机构与二三级医院的药品采购平台合二为一,实现采购目录的上下一致,社区与大医院在可采购品种上实现了统一方便患者就医取药。以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现在该中心长处方用药已与医联体内大医院对接了88%,基本满足了社区慢性病患者的用药需求。
同时,慢性病患者在社区开药的时间也大大延长了。去年7月,北京市卫计委、市发改委等多部门出台文件,提出满足条件的四类慢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今后可在社区开具两个月的长处方。此前处方最多只能开具1个月。从4月8日开始,符合条件的慢病患者,在北京所有的社区医疗机构,都能开到长处方药品。
从只能在大医院开药到也可以在社区开药,除了节省了时间,也节省了医事服务费。不仅如此,老年慢性病患者还有额外的优惠。北京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所有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北京户籍老人均免普通门诊医事服务费的个人自付金额。
北京市卫计委4月8日晚公布医改首批“成绩单”,4月8日北京医改新政实施首日运行平稳有序。当天药品阳光采购节约费用751.3万元。此外被监测医院门、急诊量与去年同期比降近两成,药占比下降了7.7%。这其中,慢性病患者对药费的变化感受想必很深。
4月8日,在网上登录“北京市医药阳光采购综合管理平台”,已可以查询到各类药品的采购情况。其官网主页上有一个深蓝色圆标,写有“公众查询”。点后弹出产品查询页面,选择输入产品名称、生产企业、批准文号等信息后,便能进行查询。慢性病患者能省下多少药费,不妨自己算算。当然,那些有北京医保的患者,药费负担下降幅度自然更多。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