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私房话

惊魂未定!亲历者口述12小时回国之路,同机有人已确诊

字号+ 作者:网络 来源: 2024-04-12

本文由受访者王先生口述、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采访整理。回到北京后,我在朝阳区自己家附近的一间酒店里隔离。虽然回国已经5天了,但直到这两天时差才体现出来。前面几天一直又累又困,睡一会儿醒一会儿。12个小时的飞行、转机,一路上紧张、压抑的氛围,一幕



本文由受访者王先生口述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采访整理。
回到北京后,我在朝阳区自己家附近的一间酒店里隔离。虽然回国
已经5天了,但直到这两天时差才体现出来。前面几天一直又累又困,睡一会儿醒一会儿。
12个小时的飞行、转机,一路上紧张、压抑的氛围,一幕幕直抵人心的真实画面,都让我的心情难以平静下来。这种感觉,大概就叫惊魂未定。
多数欧洲华人华侨选择留守
我今年40岁,在北京一家德企工作。1月25日大年初一,我搭机去柏林休假,顺便处理一些工作的事情。
原计划的回国
时间是4月2日。3月初的时候,国际航班开始大面积取消,我的签证也面临即将到期的问题,因为害怕没法回国,我决定把计划提前。
王先生在德国
在柏林,我住在亲戚家里。和国内大家了解到的一样,普通的欧洲人对疫情好像根本就不在乎,他们把新冠肺炎看成一种流感,认为自己身体强壮,感染了也会康复。他们不爱戴口罩,政府也不要求老百姓
戴,虽然超市的口罩和消毒水都卖光了。
他们还觉得中国人的反应比较过度,一开始甚至觉得挺可笑。所以华人不太敢出门,因为戴口罩就可能会遭白眼,甚至被攻击。
柏林的餐厅里没人戴口罩,仿佛一切如常。
华人华侨一直在微信群里讨论国内和欧洲的疫情。起初大家还会聚餐,但日本、韩国、意大利餐厅是不去的。随着疫情恶化,外出聚餐渐渐也没有了,聚会就在朋友家里小聚。

王先生在德国和朋友在一起
我在德国的亲戚都是德国籍,上有老下有小。虽然已经入籍,但也考虑过回中国。不过最终还是决定留下。
据我的观察,大概少部分欧洲华人决定回国,包括留学生、工作的、长期居住的,还有一些入籍很多年的,大部分人还是选择留守。目前来看,德国在西欧国家中防控和治疗情况相对得力,所以决定留守的华人大体出于两个原因,一是怕路上被感染,二是相信德国的医疗水平。
华人华侨为什么想到要回国?其实感染倒不是最可怕的,因为这个病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轻症,都能康复。最主要是怕“乱”。欧洲即使一些高度发达的国家,集会、游行、暴动甚至抢劫也时有发生,一旦出现动荡,华人容易受到波及。
如果按照德国总理默克尔60%到70%的德国人将会感染的说法,给华人带来的暗示还是非常强烈的。另外就是怕家人担心,因为国内的家人不知道你在经历什么。
王先生在德国时和国内医生朋友交流,对方劝他和朋友尽快回国。
我回国的机票改签了两次,第一次改成16日从阿姆斯特丹飞回国内。到了13日,听说南航已经停了,我就又改成14日从慕尼黑走。先从柏林飞慕尼黑,再转机回北京。两张机票一共人民币19000元,大概就是全价票,而且是最后两张,很幸运被我抢到了。
飞机上有个人在一直咳嗽……
德国时间14日一早,紧张的回国之旅开始了。早上9点,我从柏林飞慕尼黑,因为是德国国内航班,机上没有一个人戴口罩。


王先生乘坐的德国国内航班,乘务人员没戴口罩。
到了慕尼黑我就办登机牌,走到国航的登机口发现所有人
都戴口罩和护目镜了,还有好几个乘客甚至穿上了专业的防护服。这趟航班95%以上都是中国人了。
慕尼黑机场登机前,国航工作人员为旅客测温。
疫情虽然严重,但在欧洲人多的地方,看到他们正常工作、交往,就还不会感觉很紧张。可是一到回国航班的登机口,看到彼此都是“五星级”的防护,一下就特别地紧张。
登机前要填健康承诺书,对承诺内容负法律责任。乘客里有个德国人,没戴口罩,看到我们这样,他可能也紧张,就一直在咳嗽,吓得大家都退得远远的。我就离他有三四米远。这种情况觉得感染的几率太大了。
这时候要测体温。可能是太紧张了,我一测就测了个36.8℃。要知道体温如果超过37℃,想上飞机就很困难了。总算进了登机口,通道里一阵凉风吹过来,进机舱前再测,体温就变成36.2℃,比较正常了。
平时非常简单的一个候机的过程,这时候变得让人十分惊恐。那个场面,让我想起了看过的很多灾难片,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好在国航工作人员的服务特别贴心,在登机柜台就一遍一遍地给大家讲不要紧张,多喝水,怎么填表格。听他们说着普通话,那一刻感觉真是好温暖啊。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推进中国口述史本土化建设

    推进中国口述史本土化建设

  • 口述历史为什么重要?

    口述历史为什么重要?

  • 中国医学界院士口述实录

    中国医学界院士口述实录

  • 几个年轻人用镜头讲述易地扶贫搬迁户的故事

    几个年轻人用镜头讲述易地扶贫搬迁户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