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段拍摄经历也激发了巴贝对中国
强烈的探索欲望。“中国
有着广阔的土地、古老的历史,同时又在现代化建设的路上前进着。作为一名摄影师,能记录和见证这些发展和变化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巴贝说。
20多次到访中国——
“中国的变化汇集成一本讲不完的故事
书”
第二次来中国是1980年。巴贝去了北京、上海、成都和桂林。在他的镜头里,那个时候的中国生机勃勃,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我看到了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张开双臂拥抱世界的崭新面貌,看到了中国人民努力投入国家建设的昂扬风貌,因为这是我时隔7年后故地重游,所以感受格外深刻。”巴贝回忆说。
从那以后,巴贝又多次前往中国不同地区,记录着近50年来中国社会的点点滴滴。到目前,他已经20多次前往中国拍摄,时光淌过这些照片,一个愈发美丽、自信
的中国呈现在人们眼前。
被问及中国最大的变化在哪里,巴贝翻着画册说,最直观的变化是色彩的丰富。“这不仅体现在中国人的服装变得多姿多彩
,更体现在城市越来越缤纷多元、人们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科技创新层出不穷。”巴贝解释说:“这背后是中国经济实力的提高,是人们发自内心的自信
。”
上海是巴贝很喜欢的一座城市,在他的作品集里,留下了上海不同时期的模样。1973年第一次去上海时,他在黄浦江畔拍摄了一张照片,照片的一侧是成片稻田。20年后故地重游,照片里的同一位置已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2010年再度来访,正在举办世界博览会的上海让巴贝觉得“现代又时尚”。2012年,上海在巴贝眼里已经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国际化大都市了。“人们能从照片上直观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变化,而这只是中国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缩影。”巴贝说。

每一次去中国,巴贝总会抓紧时间尽可能多去几个城市,这也使得他对中国交通的迅猛发展感触颇深。“上世纪80年代我要去成都的时候,交通并不方便。我需要先到达重庆,然后从重庆坐车前往成都。”巴贝说:“而今天,中国的机场现代又便捷,中国的高铁也是四通八达。”
巴贝说,他镜头下记录了一个日新月异、生机勃勃的彩色中国。“每一张照片都是一个故事
,因此,中国的变化汇集成一本讲不完的故事书,我希望通过我的镜头语言讲给世界听。”他的语气自豪又坚定。
43年后的重逢——
“我很希望透过自己的镜头向人们讲述
更多的中国故事”
翻看巴贝的照片不难发现,人是他拍摄的重点,人物和环境共同组成了构图精妙、色彩和谐的画面。这一张张照片串联起不同时代的记忆和故事,而在拍摄中遇到的真诚质朴的中国朋友也让巴贝对中国饱含深情。 2
/3
2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