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9年1月2日到招商
银行
报到算起,我在招行工作了14年零5个月。回顾这近15年的时间,我们有幸置身于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得益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实现了银行
规模、效益的高增长。招行的辉煌与荣耀,是全行上下共同奋斗的结果。
2013年,从招行退休后,在公益和金融交叉的点上,我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公益金融。而今,我们应了解全球发展
趋势,抓住机遇,大胆创新和转型,走在世界前列。我深信,这是未来中国公益发展的趋势。
马蔚华
1949年6月出生于辽宁锦州,现任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国际公益学院董事会主席。曾任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招商
银行行长、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南省分局局长,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办公厅副主任、计划资金司副司长。著名的英国《银行家》杂志将他列为全球银行界“2004年度希望之星”,他被誉为“中国最具创新意识的银行家”。
口述时间
2019年12月29日
口述地点
深圳市国际创新中心国际公益学院
本期采写
深圳晚报记者 唐文隽 实习生 何懿霖
壹
我亲眼见证了海南发展银行(下简称“海发行”)的由盛至衰,由此深刻意识到,风险是银行家永远不能踩碰的地雷。
恢复高考,踏入大学
我出生于辽宁锦州。1968年,我高中毕业,跟随时代步伐,我扛起行囊来到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县长兴店公社状元堡插队。
在农村生活,我凭借着不错的文笔成为一名报道员,主要负责报道当地一些感人事迹。下乡四年后,我参加了招工考试,成功被录取,回到城里,成为锦州铁路局大虎山工务段的一名工人。
当铁路工人很艰苦。那时我们每天维护一段铁路,为了不影响铁路运行,我们必须赶时间,有时早上5点就开始上班了,而且沿线没有食堂,我们只能在工区拿个饭盒,加点咸菜凑合着吃了。尽管辛苦,但当我穿上铁路制服时,还是倍感自豪。工人是一个集体,我是集体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必须得团结协作,这是做铁路工人给予我的东西:责任感和纪律性。
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得知这个消息时,我还在铁路上作业,放下工具,我们都激动得不得了,在一片欢呼中,我感觉到我们的机会来了。凭着良好的知识基础,我参加了高考,次年,我考入吉林大学经济系国民经济管理专业。
经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例银行倒闭案
1982年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辽宁省计委工作,先后担任副处长和副秘书长。1985年6月,我被抽调到辽宁省委办公厅担任处级秘书。不久,我又随领导调任安徽省委办公厅秘书。
在安徽,我有机会跟随省领导先后去过全省60多个县。1986年夏天,长江、淮河发大水,我们不分昼夜观察实情,时刻准备着下到一线去支持抗洪防汛工作。正是这两年感慨良多的经历,让我对社会实际情况有了直观的感受。
1988年,我调任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办公厅副主任、计划资金司副司长等职。在人民银行任职期间,我参与中国宏观经济货币政策运行、调控的一些工作,见证了中国银行业的许多重大事件和变革。
宏观经济的每一个政策,都会影响微观,在央行工作、在计划资金司从事货币政策工作,是我非常宝贵的经历。所以后来我去招商银行,依然持有这样的信念:不知宏观者,无以处理微观;不知未来者,无以评判当下;不知世界者,无以理解中国。
1992年,我前往海南任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行长党组书记、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南分局局长,一直至1999年。在海南期间,有两件事丰富了我的人生履历,一是受命解决海发行破产清理工作,另一件事就是用了4年时间攻读西南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海发行是新中国首个被关闭的银行,1988年春节过后,由于海发行信用度的降低,其营业网点发生了严重的挤兑现象。这种信用危机的爆发始于海发行收购兼并海南省多家城市信用社。我亲眼见证了海发行的由盛至衰,由此深刻意识到,风险是银行家永远不能踩碰的地雷。
贰
如果未来要让招行能经得起风险的冲击,我们需要设计出符合招行健康发展的道路。
初到招行收到两份“见面礼”
1999年,我申请调来深圳的招商银行(下简称“招行”)。刚到招行时,招行不大,且经历亚洲金融危机后,银行的不良率很高,几乎是两位数。
当时招行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离岸业务占比重较大,但当时离岸业务不是很规范。而且亚洲金融危机以后,许多股权投资的项目出现流动性问题,这导致离岸资产也出现流动性问题,很多离岸资产变成不良资产。
在我到招行报到的第一个礼拜,中国人民银行就准备要求停止离岸业务。当时招行的离岸规模在国内是最大的,多达15亿美元。我们非常紧张,如果停止离岸业务的消息让离岸存款户知道,肯定会发生挤兑现象,需要外币兑付而我们手头没有。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我当即跟央行领导报告希望消息最好不要扩散并能有一定准备时间。
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银行就会夭折。作为候任行长,我马上开始处理这件事。我们通过多种举措积极应对,终于,这场危机在我们的努力下化解了。后来离岸业务并未停止,但也逐渐变得规范起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99年3月,在董事会开会之前的一天,招行沈阳分行出现人民币挤兑。这是因为海发行的关闭引起社会对股份制银行的不信任,沈阳市工商局一干部到海南出差,听说我调到招行,他误以为招行出问题了, 因其特殊身份,他提取存款时,带动不少人盲从,遂引发沈阳分行的挤兑事件。
处理流动性风险,我们还是有经验的。当时央行给我再贷款的支持,当地政府也帮助我们维持秩序,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保证支付,你来提款嘛,我就给你钱,而且把钱摞得高高的。
经过九天九夜,挤兑危机终于过去。这是我刚来招行收到的两个“见面礼”,这两个流动性风险都是银行的大忌,足以让银行出现更大的问题。尽管我们战胜了流动性风险,但是这两次风险给我很多启发:银行就像人一样,如果其体魄健康,可能经得起冲击,但如果银行本身不健康,有很多不良资产或者管理薄弱,那便容易被打倒。如果未来,我们要让招行将来能经得起风险的冲击,我们需要设计出符合招行健康发展的道路。
另辟蹊径,开发零售业务
上世纪九十年代时,中国金融业共性是:银行同质化竞争,均以批发业务为主,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总量90%以上,且以大客户及利差收入为主。招行另辟蹊径,开发零售业。
转载请注明出处。